一、文件背景与目的
该方案是为贯彻落实“预防为主、综合防治”的植保方针,确保全县小麦丰产丰收而制定。通过实施“一喷三防”(即一次性喷药实现防病害、防虫害、防干热风),减轻小麦赤霉病、条锈病、蚜虫等病虫害的危害,提升小麦品质,夯实夏粮丰收基础。
二、核心内容
1.目标任务
覆盖范围:全县202.5万亩小麦种植面积实现“一喷三防”全覆盖。
防控目标:赤霉病预防率≥95%,综合防治效果≥85%,控制毒素超标,提升小麦品质。
2.资金分配
总资金:1066万元(中央财政973万元+2024年结余93万元)。
901万元:采购农药(杀菌剂、杀虫剂、植物生长调节剂)。
162万元:用于飞防服务(覆盖17万亩示范区,含农药)。
3万元:技术宣传资料印制与发放。
3.实施方式
农户防治:免费发放农药,由乡镇组织农户统一防治。
统防统治:在熊寨镇、清源街道示范区及种植大户区域,采用飞防服务(无人机喷洒)。
4.防控技术要点
赤霉病防治:抓住小麦抽穗至扬花初期关键期,遇连续阴雨需5-7天内补喷。
综合用药:科学复配杀菌剂、杀虫剂、叶面肥等,使用高效植保机械(如无人机),确保药液量≥1.5升/亩。
5.保障措施
组织保障:成立县级领导小组,乡镇分级落实。
监督公示:物资发放需登记造册并公示7天,接受社会监督。
宣传培训:通过多种形式宣传技术要点,农业农村部门提供全程指导。
三、重点数据
飞防服务面积:17万亩(熊寨镇9.15万亩+清源街道7.33万亩)。
资金占比:84.5%用于农药采购,15.2%用于飞防服务。
四、实施意义
1.防灾减损:通过科学防控降低病虫害导致的产量损失。
2.提质增效:减少毒素污染,提升小麦市场竞争力。
3.技术推广:推动高效植保机械(如无人机)应用,促进农业现代化。
五、注意事项
农户需配合:按时领取农药并参与统一防治。
技术关键:严格遵循施药时间(扬花初期)和补喷要求(遇雨需补喷)。
监督透明:公示物资分配与作业面积,确保公平公开。
总结:该方案是正阳县针对小麦生产关键期制定的系统性防控计划,通过“资金+技术+组织”三位一体模式,力争实现全域小麦稳产提质目标。